2024年,辽阳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目标,注重法治引领和推动作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心,按照省应急厅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实际,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水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力打造良好的政府法治环境。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立足根本抓攻坚。按照国务院、省安委会的统一部署,市安委办牵头制定了《辽阳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4—2026年)》,明确49项重点工作任务,出台各行业领域“三年行动”子方案27个。二是着眼长远建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辽阳市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长效工作机制》,从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11个重点行业领域,分别规定了21项共性和分行业领域的若干个性打击内容,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常态化工作机制。三是举一反三强整治。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有限空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共摸排密闭、半密闭及地下有限空间点位3800余处。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同行业领域细分有限空间作业场景,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持续夯实管控措施。四是压实责任扫盲区。9月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领域监管盲区专项排查”行动,累积排查出无监管部门的领域30余个,市安委办遵循“三管三必须”“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管合法必须管非法”等原则,采取分批研究、逐项销号的方式予以确责。
(二)全面提升监管效能
1.切实提升非煤矿山综合监管水平。一是制定《辽阳市非煤矿山“三个一批”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逐年整合关闭不合格矿山。二是联合公安、人力资源、民政、卫健等部门,构建矿山事故“不敢瞒、瞒不住”的部门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三是落实汛期矿山安全防范措施,对在产在建地下矿山人员和头顶库下游人员登记造册,按照响应级别及时组织转移,实现安全度汛。
2.突出抓好危化品专项整治。一是开展老旧装置安全风险防控专项行动,责成中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委托第三方对有序退出类装置进行风险评估。二是指导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多次会同灯塔市、宏伟区有关部门专题研究,逐个园区制定并落实提升任务清单。三是完成涉及“硝化”“重氮化”“磺化”等重点监管工艺的辽宁嘉禾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辽宁靖帆新材料有限公司,接入危险化学品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及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工作,顺利实现线上监管和线下设备互通。
3.全面推进制造业领域集中治理。一是开展工贸重点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共摸排重点企业147家,召开座谈会宣贯《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并要求企业配备气体检测仪、空气呼吸器、五点式安全带等防护和救援装备。二是深入开展粉尘涉爆、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排查整治行动。2024年共督导检查企业171家,排查整改隐患问题297项。
(三)加强执法业务培训
通过集中学习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以及安全生产法法规规章的培训学习。将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作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的必修课,组织执法人员学习行政执法专业知识,促进执法人员准确把握本领域标准规范、违法事实认定、行业法律适用等。全年组织开展重大隐患判定标准专题研讨学习14次,案件研判分析12次,切实提升企业从业人员能力素质。指导执法人员掌握运用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熟悉办案程序、法律适用、自由裁量基准、文书送达、案卷归档等内容,切实规范执法行为,提升业务水平。
(四)加强普法宣传
以第二十三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活动紧紧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主题,我局在京都城社区门前举行了辽阳市2024年“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通过展台展览、体验互动、在线解答等线上线下活动,广泛向群众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知识和互救常识,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深入开展了“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农村”五进等活动,现场发放传单3000余份、安全生产文创产品300余件,抖音等自媒体播放量2万余次,并借助户外大屏幕、小区电梯间显示屏、自媒体平台等同步宣传,覆盖人数达1万余人,切实提升了社会公众对安全生产的认识。除此之外,市应急局还积极开展“12·4”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活动。2024年宪法宣传周我局开展宪法进企业活动;民法典宣传月聚焦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推行“执法+普法+服务”模式,将“说理式”执法运用在执法的每一个环节,增强政企沟通互信,引导企业及时纠正违法行为。
(五)加强政务公开
组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随机抽查工作。严格落实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要求,确保抽查监管公平公正,提升监管效能,解决以往检查随意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在辽阳市应急管理局门户网站上将工作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并将新增内容及时进行更新,努力营造便民利民的良好服务氛围。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局主要负责人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风险、维护安全,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切实扛起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
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纳入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干部培训学习计划中。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党风廉政教育,把纪律教育贯穿从严管党治党全过程,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实现廉洁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认真抓好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全年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研讨4次。
(二)切实发挥党委在推进全局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1.加强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推进落实。一是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切实抓好应急管理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实。二是党委主要负责人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部门法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情况。加强党对应急管理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解决法治建设重大问题。三是健全法治建设考核评价制度,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列入年终述职内容的工作制度,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
2.加强对应急管理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一是带头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认真落实行政机关出庭应诉制度,签署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承诺书。二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北京市京师(沈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富望舒作为法律顾问,为局内重大决策、行政执法、化解矛盾纠纷、事故调查处理等提供法治支撑。
三、存在的问题
(一)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不够深入。队伍中还存在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停留在纸面上的现象,学以致用上有差距,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足,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二)执法效能不满足当前应急工作需要。全市应急系统执法力量“人少质弱”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在执法文书使用不够规范,执法人员学习不够、执法标准不高,法律法规不熟悉的现象仍然存在,违法事实准确判定等方面能力不足。在执法过程中宣传普法的意识不足,对被检查的企业、个人法治观输出不多。
(三)对法治思想的宣传手段还不够丰富。虽然通过安全生产月等活动进行了宣传普法,但是宣传形式和手段还比较单一,没有最大化开发利用现代化手段扩大法治思想宣传的受众,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利用率不高,“报、网、微、屏、端”的宣传格局还未完全建立。
四、明年工作安排
(一)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加强单位职工、执法人员、党员干部通过集中学习、自学、法律顾问讲座等学习形式开展法律法规、政策解读等学习。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持续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联系实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开展党史学习、以案释法等多样化的活动,调动全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提高监管执法规范化水平。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规范化工作,贯彻落实执法规范化要求。持续开展对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和执法业务培训,针对执法程序、案卷制作、裁量标准等专项开展培训,邀请省厅执法骨干和行业专家指导帮扶、开展执法处罚案卷复盘、注重信息化系统运用等举措,提升应急管理执法效能和执法质量。
(三)构建安全防范文化阵地。围绕“弘扬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知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五进”活动,增强全民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公众避险自救能力。通过新媒体进行普法宣传。利用市应急局官网、微信公众号丰富学习宣传方法。建立以案释法长效机制,加强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辽阳市应急管理局
2024年12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